查看原文
其他

悄悄上线却口碑炸裂,这9.2分国剧开年必追

公开课白小哲 网易公开课 2023-04-15


12月31日,2020年的最后一天。


各大平台的跨年晚会让人眼花缭乱、应接不暇的时候,一部只有三集的国产剧,却“傻”到选在这时悄悄上线。


不争不抢,不疾不徐,不慌不忙。


这份从容和气度,来自影片的主角:故宫。


2016年,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刷屏全网,收获近亿播放量,十万余人打出9.4的高分。



苦等四年,它的姊妹篇终于诞生:


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。



以故宫的六百岁生日为契机,将镜头再次对准了“宫里”的那些事、那些人。


开播至今,B站播放突破200万,豆瓣冲上9.2分。


都说紫禁城是一个传奇,但真正缔造传奇的,从不是砖瓦本身。



角楼,是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

雕梁画彩、造型奇特的它们,静静地矗立在紫禁城的四角,以蓝天为背景,以护城河为明镜,彰显着无尽的气魄。



成就和守护这份威严的,是一代又一代的故宫匠人。


20世纪五十年代,彼时的角楼完全不是如今金碧辉煌的模样。其中常年漏雨的西北角楼,更是年久失修、损坏严重。



1956年,西北角楼修缮工程启动。


这是新中国成立后,紫禁城内规模最大、工种最全、难度最高的一项工程。


西北角楼的施工现场,一时间风云际会:


老一辈故宫专家单士元、于倬云等学者,曾在清宫做过匠师的木工、瓦工、油画工,富有古建经验的工程人员……



修过故宫角楼,是一个木匠可以回味一辈子的荣耀。


但成就荣耀并不容易。


根据参加过这次修缮的李润德先生回忆,当时修缮角楼赶上冬天,施工人员们临时修了个大席棚,把拆下来的建筑部件罩起来,免受雨雪侵蚀、保护妥当。


在内行眼里是妥善处置,在外行眼里却成了“笑话”:


看看拆开的角楼,再看看地上的席棚,“外边还有谣传,说故宫麻烦了,把角楼拆了修不上啦!”


李老忆起修缮角楼的趣闻


大音希声,宫墙无言,城池无言。埋首为它们增添荣光的匠人,也无意为自己辩解。


“我们心里明白,我们不理他们。”


毕竟,完好留存至今的西北角楼,就是最好的答案。



这次修缮,不仅让西北角楼恢复了旧日的神采,还积累了完备的工程资料与施工规制,供后人参考。


李老自豪地说:“以后再修几个角楼,都不成问题喽。”


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


1956年的这次修缮,培养出了故宫第一代、第二代古建修缮群体,其中马进考、翁克良两位先生,更是被称为故宫第一代、第二代“大木匠”。


他们的老照片、工具、文献资料,都被汇总起来,在一场为故宫“庆生”的展览上统一展出。



展览的名字,叫做“丹宸永固”。


丹,是宫墙的红色。宸,是深邃的宫殿、帝王之居所。


帝王已成云烟,丹宸何以永固?


在被问到有什么要嘱咐年轻人时,李润德先生说:


“成为这方面的小专家、大专家、高级专家!成为故宫博物院古建筑的保护神!”


前来拜访的年轻人回答说:


“好!我们努力!”



六百载岁月荏苒,几代人薪火相传。


这段对话,或许就是“丹宸永固”的答案。



作为历史剧里的常客,养心殿对许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。


可如今,来到故宫的游客,只能站在宫墙外,想象它的样子。


自2015年底,养心殿就宫门深锁,暂停对外开放,开始经历百余年来的首次大修。



年轻的高级工程师张典,就是修缮养心殿的匠人之一。


“打江山不易,守江山更难。”这句话放在故宫的建造者、保护者身上,或许同样适用。


有次,张典和她的同事们发现,养心殿西配殿一根墙内立柱的内部,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糟朽。



墙内立柱的特殊性决定了,如果要整根替换,就需要拆掉立柱周围的整片墙体。


在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殿内,这样的工程难度很大。稍有不慎,后果更是不堪设想。


随后的专家会诊里,立柱的现状令人心碎:


底部原本坚实的木材,已经变成了粉末状。



伴随着几声“完了完了”,仪器测量的结果也出来了:


立柱很有可能已经完全糟朽,需要整体替换。



张典不死心,因为她知道,立柱承载的不光是建筑本身,更是记录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。


“尽量保吧,能保一段也好。”


哪怕只能保住一段,也是保住了紫禁城的一段岁月。


苦笑里是心痛和无奈


在她的坚持下,测量在立柱的高处增加了一个取样点。


张典的期待没有落空,立柱的上半部分还具备受力能力。


换句话说,这根立柱只需要更换、接续下半段,上半段可以保留,附着其上的历史,也可以继续流传。


像这样尽力保留和恢复前辈工匠的成果,只是古建修缮工作的一部分。


有时,需要破解砖瓦中的“密码”:


为了丰富对养心殿的了解,她和同事们爬上爬下,查看了养心殿的十多万块瓦片。将其中一万多块有铭文的,都拓印、记载下来。


张典与工程部的同事们一起拓印瓦片上的文字


有时,还会发现一些秘密:


居然有人“万岁爷头上”搞小动作:修建养心殿时,居然敢偷工减料,导致房顶构造,完全不符合当时的施工标准。


偷工减料背后,是王朝的式微


在不急不躁地修复与学习中,张典和其他的当代工匠们,都在尽力地重现历史的痕迹。


张典介绍着修缮细节时,满腔热血,如数家珍


如对待生命一般,对待这宫墙内的每一个角落。


他们既延续着前人的智慧,也将自己的一片匠心,融进了不朽的宫墙。



朽木与新材,古人与今人。

紫禁城不变的模样背后,是物与人的永恒接力,是对宫殿建筑之美的无穷热爱。

故宫的工作部门

与落成六百年的故宫相比,或许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,都不过只存在了短短的一瞬。

但正是他们,在一代又一代的接力中,让这座城池永葆活力。

有人肩负起前辈的事业,耗尽一生守护这座绝美宫殿;

 第一、第二代故宫匠人们的珍贵合影

有人守护着宫殿屋顶,几十年如一日清理着植物,无意中成就了“故宫屋顶不长草”的神秘传说;

工人们在故宫屋顶“拔草”

有人深夜驱车千里,只为赶向紫禁城,为养心殿运送一根将成为百年顶梁柱的木材;

货车司机平平无奇的一个工作日,却有个重要意义

有人深夜悄悄入宫,热火朝天地运走建筑垃圾,只为白天里的紫禁城能够光鲜整洁;

深夜工作的“清洁工”们

在传承和守护这件事上,最难的或许不是文献和技术,而是将这颗赤子匠心,代代相传。

“凭一口气,点一盏灯。有灯,就有人。”

故宫何其有幸,守护它的灯火,能够后继有人。

我们何其有幸,能见证六百年积淀出的灿烂华章。


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说:“在这个一切充满不确定性的2021年,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让我找到了安定感。”

《我在故宫六百年》,“我”是谁?

是矗立至今的红墙金瓦,一草一木。是红墙之内的波诡云谲,风起云涌。

更是薪火相传的一代代匠人,一位位学者,是即将陪着故宫迈入下一个六百年的你我。

古建筑不会说话,但它们矗立的姿态,早已胜过了万语千言:见证着智慧,诉说着传承,更见证了文明的源远流长。


也让每一个凝视它的我们,获得了信念和力量。

此心安处,你我都在。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